对于吃货而言,“云腿月饼”“云腿粽子”并不陌生,而“云腿”指的是云南省的“宣威火腿”。宣威火腿,历史悠久,驰名中外,是不可复制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,也是宣威最负盛名的文化标志。
近年来,宣威火腿及生猪产业涉及千家万户,是群众增收、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。2023年,全市生猪出栏330.6万头,生猪产值75.96亿元;火腿产量6.95万吨,精深加工4.2万吨,火腿产值110亿元。宣威火腿先后被国家部委确定为重点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集群、第二批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、2024年地理标志保护工程、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。
在品质保证方面,中国中检西南区域宣威检测技术基地、国家科技特派团宣威火腿产业专家工作站挂牌成立,制定宣威火腿质量标准10个,培育云南省20佳创新企业1户、专精特新成长企业4户,火腿加工企业达32户,研发火腿系列产品156个,宣威火腿荣获各类奖项100余项。
宣威市坚持以1个火腿产业圈、6个火腿庄园、若干个养殖户为抓手,建立“1+6+N”联农带农机制,带动农民持续增收。全市33万农户中生猪养殖户21.8万户,实现户均增收2.81万元,带动3.6万户脱贫户户均增收4300元。6个火腿庄园采取要素入股、以房联营、愚务协作、劳务联结4种模式,带动周边群众增收创收,可带动乌金猪、宣和猪养殖8万余头,带动养殖户2800余户,户均增收5500元以上,可吸收群众就近务工500余人,人均月工资4500元,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190万元。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预计带动17个乡镇(街道)8.9万人持续稳定增收。从生猪养殖端到火腿加工端,再到市场销售端,完善了产业链,一支火腿开辟出宣威致富新赛道。